• <dd id="qssos"><nav id="qssos"></nav></dd>
  • <nav id="qssos"><strong id="qssos"></strong></nav>
  • 首頁 > 中醫文化 > 老字號沿革 > 正文

    潘高壽 (清光緒十六年(公元1890年))

    潘高壽,即廣州潘高壽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始建于清光緒十六年(公元1890年),是廣藥集團旗下廣州藥業(香港H股和上海A股上市企業)的核心企業之一,是以生產止咳化痰藥著稱的中成藥生產企業。


    潘高壽是國務院首批認定的“中華老字號”,其品牌價值在中國品牌研究院近年公布的“中國老字號品牌價值百強榜”中居全國第28位。

    中文名 潘高壽 創始人 潘百世、潘應世兄弟
    創新地點 廣州高第街 創立時間 清光緒十六年(公元1890年)

    品牌歷史

    創業初期


    光緒年間(約公元1890年前后),廣東開平人氏潘百世、潘應世兄弟在廣州高第街設藥鋪,店號“長春洞”。長春洞是前店后場式的藥鋪,前店賣藥,后場制丸,雇工10余人,進行作坊式生產。潘氏兄弟于20年代初先后去世。藥鋪由潘百世之子潘逸流、潘應世之子潘楚持共同經營。沒多久潘逸流、潘楚持又相繼離去,轉營他業。藥鋪由潘百世的四子潘郁生出任司理,潘郁生剛接手經營,就爆發了廣州起義。長春洞藥鋪毀于戰火。潘氏改在西關十三行路豆欄上街設店,重新營業。辛亥革命后,西醫逐漸為人們所接受。這對于傳統中成藥的一統天下無疑是一大沖擊,那些藥效平平的中成藥鋪就更是慘淡經營,長春洞潘高壽蠟丸因此營業額一落千丈。潘郁生意識到再獨沽一味蠟丸業難于持久經營,于是決意另辟路徑,著手創制新藥,復興祖業。潘郁生看到南方氣候炎熱多雨;且多乍暖乍寒天氣,人們容易患傷風咳嗽,但市面銷售的枇杷露多是獨味單方,治咳療效不顯著,于是他將具有潤肺鎮咳作用的川貝母和有祛痰作用的桔梗與枇杷葉一起熬煉,為消除病人怕吃苦藥的心理,還在藥液中加上香料和糖漿,將湯劑改為糖漿劑,為使該劑耐久存放,又吸取了西藥制劑方法,加進了苯甲酸等作防腐劑。新藥制成后,定名為“潘高壽川貝枇杷露”。


    潘郁生為擴大宣傳,以父親潘百世的真像和自己的畫像為商標,并特意在自己的像旁注明潘四俶創制(潘郁生又名潘四俶),印成精致的包裝盒,使人容易辨認。潘還通過報章廣作宣傳,到處貼街招,還經常寫些奇文怪論在報上發表,引起社會人士注意。使潘高壽川貝枇杷露名聲鵲起。幾年間便成為家喻戶曉的治咳藥,并行銷省港澳以及臺灣等地。


    隨著潘高壽川貝枇杷露走俏,1929年,潘郁生正式樹起潘高壽藥行招牌,專營枇杷露。長春洞仍然以經營蠟丸業為主。


    由于潘高壽川貝枇杷露暢銷,不少藥鋪也紛紛仿制,為此,潘郁生曾在香港與誠濟堂打了一場官司。事情的起因是誠濟堂在香港的各大報紙上賣川貝枇杷露廣告,潘郁生一向以創制川批杷露自居,見此情況,十分氣憤,于是以“一二三四五六七,忠孝仁愛禮義廉”為題,在報章上撰文嘲笑誠濟堂“志八”(王八)“無恥”,其川貝露是冒牌貨。誠濟堂的人見到文章后,到法院告潘郁生,因為誠濟堂的川貝枇杷露在香港政府中有注冊,故此法院判潘郁生以影射他人冒牌而敗訴。于是潘郁生又在川貝枇把露的包裝盒上印上“勸人莫冒潘高壽,留些善果子孫收”以泄憤。


    抗戰時期


    日本侵華,廣州淪陷,長春洞被迫歇業,潘郁生父子分別逃到香港、韶關等地,繼續經營川枇杷露??箲饎倮?,因長春洞藥鋪被洗劫一空,族人無力集資復業,于是由潘郁生獨資經營,以潘高壽藥行取代長春洞,并淘汰祖業經營的蠟丸,專營川貝枇杷露,又在杉木欄路開新店鋪以擴大生產。1948—1949年間,潘高壽藥行發展到鼎盛時期,潘鈕生除在香港設廠外,還在臺灣、澳門設點經營。


    潘高壽藥行一直采用傳統方式生產:煮藥是鐵鍋木柴、土爐明火,像民間“煲涼茶”一樣。濃縮藥液和煮糖也是用明火煎熬,木棍攪拌。由于怕配方泄露,所以調配藥液往往是老板親自動手,或者叫自己的親戚做配藥,這樣就限制了生產的發展。直到公私合營前,潘高壽藥行仍是作坊式生產,雇工亦不到30人。


    合營時期


    1956年實行公私合營,潘高壽藥行與生產止咳枇杷露、止痛散、濟眾水的大同成藥社和生產白蘿仙咳水及丹杜蓮皮膚水的中華成藥社合并,組成“公私合營潘高壽聯合制藥廠”。生產以各合并廠原有的止咳糖漿為主,將川貝枇杷露作為主體產品,保持了原“潘高壽”的傳統特色,其它外用藥則調出劃歸其他廠生產。


    合營以后,企業進行了擴產、改建。企業的規模擴大了,生產得到一定的發展。


    1959年,潘高壽藥廠的一個重要產品“鐵破湯”問世。這種對肺病有一定療效的藥物,本是一種有前途的產品,由于片面追求產值,造成質量下降而被有關部門勒令停產。同年10月23日深夜,藥廠旁的一家木屐工場失火,火勢很快漫延到潘高壽藥廠,一夜之間將廠房毀為平地?;馂暮?,工人們一方面代農林藥廠包裝“肥豬萊”進行生產自救,另方面物色地點重建工廠。后來在大同路同安里找到一塊空地,用竹竿撐起幾塊油布,擺開了盆盆罐罐,生產起農藥“DDT”。經過一段艱苦時期,積累了一定資金和生產資料,因陋就簡地蓋起了簡易工場,砌起了爐灶,架起了鐵鍋,便成了煮糖間。到1960年底,潘高壽藥廠才恢復傳統產品“川貝枇杷露”的生產。經過幾年的艱苦奮斗,潘高壽藥廠恢復了生機,生產直線上升。1961年,川貝枇杷露榮獲市“一等名牌產品”稱號;紅中牌白蘿仙止咳露和祟業牌小兒咳糖漿同獲“二等名牌產品”稱號。潘高壽的產品再度名揚市場,暢銷各地。


    1964年,潘高壽藥廠劃入廣州市化工局屬下的中藥總廠。工廠的產、供、銷由中藥總廠統一計劃安排。翌年4月,將位于和平西路的星群藥廠的中藥提煉車間并入潘高壽,調整后,使潘高壽藥廠從窩棚戶中擺脫出來,規模進一步擴大。


    “文化大革命”期間,取消了原廠名,改為“廣州中藥七廠”,且一度命名為“中藥七連”。1974年中藥總廠撤銷,并入市醫藥工業公司。直到1981年才恢復廣州潘高壽藥廠名。


    改革開放時期


    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潘高壽藥廠生產有了飛躍的發展。制藥車間大樓落成投產后,先后兩次改造鍋爐,徹底改變過去土爐明火式制藥生產,代之以蒸汽加熱煉制,大大減輕勞動強度,改善了工作環境,提高了生產效率;還改革了原酊水糖漿灌裝機,使之達到了半自動化,提高了分裝的工作效率。同時根據生產情況,調整了廠房布局和生產設備。


    隨著形勢的發展,被同行喻為“獨抱琵琶”的潘高壽藥廠,因為長期生產單一酊水糖漿制劑川貝枇杷露,在廠家林立、同類產品激烈競爭的市場上,曾一度產品滯消,“琵琶斷弦”,陷入困境。


    通過認真的探究,“潘高壽”人找到醫治“斷弦”癥結的良方,就是以重點開發治咳藥物系列為主,同時多品種、多劑型地發展其它治療藥物。針對小孩、老人等不同對象,熱咳、寒咳等不同癥狀,高低等不同檔次,從單一產品向治咳藥物系列方向發展,先后推出了全國首創的驅風鎮咳、除痰散結的蛇膽川貝液和潤肺止咳、祛痰定喘的蛇膽川貝枇杷膏。同時又研制出鼻咽清毒劑、升血調元湯、炎熱清等新產品,僅用幾年時間,便開發了20多個新產品,不但發揚了精制治咳藥的傳統,而且發展到生產治療膽囊炎、肝炎和腎炎等多種疾病的藥品,使產品結構向著多元化發展。


    在積極開發新產品的同時,對于老牌產品川貝枇杷露,亦在組方上研究改進,使藥料的配伍上更趨合理。工藝上亦不斷改進,針對川貝的特性,將傳統的水煮法改為酒提的方法,制成川貝流浸膏,使有效成份充分釋出,然后以半制品的形式加入藥液,使治咳療效更加顯著。川貝枇杷露之所以歷久不衰,原因就在于配方和工藝上日臻完善。


    潘高壽藥廠還不斷引進新技術、新設備,大力改造和擴建生產場地,從昔日手工業作坊式生產變為現代化大生產企業。


    經過幾年的艱苦拼搏,潘高壽藥廠從一個年產值在五六百萬,利潤在六七十萬間徘徊的企業,一躍成為廣州市中成藥行業中第一個利潤超千萬的“富戶”,成為廣東省的重點盈利單位,并榮獲廣東省醫藥行業先進集體、廣州市先進集體和廣州市文明單位稱號。目前潘高壽已發展為中國中藥工業企業50強之列。產品結構向著多元化發展,現生產有糖漿、煎膏、膠囊、顆粒、合劑等五大劑型,100多個品種,產品暢銷海內外。


    潘高壽藥廠在短短的幾年間取得高速度的發展,引起了國家部委以及市領導的重視。副市長謝士華、衛生部副部長兼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胡熙明、原國家經委副主任范慕韓等先后來廠視察。范慕韓在視察后題詞勉勵:“提高療效、保證質量、在久負盛名的基礎上前進和發展?!?/span>

    主打產品

    蛇膽川貝枇杷膏


    蛇膽川貝枇杷膏是其公司首創。由名貴中藥蛇膽汁和川貝母等組成,其中蛇膽汁清肺化痰,驅風鎮咳;川貝母清熱潤肺,止咳化痰;枇杷葉清肺化痰;桔梗宣肺祛痰利咽;半夏燥濕化痰;薄荷腦透表利咽,共奏清肺潤燥、化痰止咳、辛涼透表之功。藥效學研究,經廣州中醫藥大學藥理教研室實驗證明其具有鎮咳、祛痰、平喘、抗炎、抑菌等作用。臨床研究方面,經廣東省中醫院、廣州市中醫院、廣州市結核病醫院等多家臨床單位驗證,證實其不僅可用于風熱咳嗽、溫燥咳嗽、虛勞肺燥咳嗽證所見之咳喘氣促、咯痰不爽,痰黃質稠等癥,相當于西醫之上感、急性支氣管炎、肺炎等見上述證侯者;還可用于煙酒過多之喉癢干咳、咯痰不爽。


    蛇膽川貝枇杷膏氣味獨特,清涼潤喉,口感舒適,夏日炎炎,將其雪藏或調成飲料雪藏后服用,效果奇佳。


    杏蘇止咳口服液


    “杏蘇止咳糖漿”收載于衛生部藥品標準中藥成文制劑第八冊,是中國醫院用基本中成藥中治療風寒束肺咳嗽之首選藥物,因療效確切而沿用多年。1993年9月~1995年7月我公司將“杏蘇止咳糖漿”改變劑型而成“杏蘇止咳口服液”,1997年3月獲新藥證書和生產批文,2002年8月,新藥試行標準轉正為正式標準。


    “杏蘇止咳口服液”是由苦杏仁、紫蘇葉、前胡、桔梗等六味藥組成。其中,苦杏仁有祛痰止咳、平喘潤腸之功效;紫蘇葉具發表、散寒、理氣、和營的功效;前胡具有宣散風熱和下氣消痰之功效。本品氣味芳香,具有宣肺氣,散風寒,鎮咳祛痰的功能,是風寒感冒,咳嗽氣逆的良藥。


    丹鱉膠囊


    丹鱉膠囊是其公司最新研制成功的治療氣滯血瘀所致子宮肌瘤、盆腔炎性包塊的中藥新藥。


    子宮肌瘤作為近幾年來,成年女性中發病率較高的良性腫瘤,目前治療辦法和藥品并不多,西醫多采用手術治療(往往連同子宮一起切除,病人因此而失去生育能力),西藥又多有副作用。丹鱉膠囊作為國家級中藥新藥,其不僅組方合理,方中當歸、丹參、三七活血化瘀,養血補血,三棱、莪術理氣活血,消膒散結,鱉甲、海藻軟堅散結,養陰清熱,桃仁,善攻日久之蓄血,破堅下血閉,桂枝通行血脈,白術健脾益氣以固后天之本。杜仲炒后補腎壯腰而攝血,半枝蓮清熱解毒,抗癌消腫瘤,上述藥物緊扣瘀血凝阻之病機,諸藥,軟堅散結之功效;丹鱉膠囊在臨床觀察過程中未見明顯毒副作用。


    所以應用丹鱉膠囊,不僅可免除手術,而且療效確切、毒副作用小。


    西梅精華素


    西梅精華素這款產品是由世界最大的西梅食品加工企業全球100強品牌之一的美國SUNSWEET(太陽公司)與潘高壽公司共同開發的中高端西梅保健品。本產品是以西梅濃縮液和低聚異麥芽糖為原料,采用傳統煎膏制備工藝制成的健康食品。呈棕紅到棕褐色的稠厚流體狀,具有新鮮西梅特有的酸甜香味。本品不含防腐劑及其它添加劑,其原料西梅濃縮液系由西梅果實經提取濃縮得到的濃縮液,不含脂肪、膽固醇,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膳食纖維、抗氧化物及鐵、鉀等礦物質;低聚異麥芽糖為“無糖食品”,具有雙歧桿菌增殖作用和抗齲齒等作用,能夠抑制大腸內有害菌的生長,刺激腸道蠕動,縮短糞便在腸道內的滯留時間,大大減少有害物質被吸收的機會。

    社會影響

    廣州潘高壽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坐落在廣州市番禺區東升工業區,占地面積5萬平方米,建筑面積8萬平方米,綠化面積達80%。公司不僅擁有符合GMP標準的現代化廠房,從國外引進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自動生產線,還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質量保證體系。公司目前主要生產煎膏劑、口服溶液、膠囊劑、糖漿劑、合劑等劑型的包括呼吸系統、婦科、兒科、腫瘤輔助劑在內的各類名優產品40多個,其中中國首創的治咳川貝枇杷露、蛇膽川貝液、蛇膽川貝枇杷膏、蜜煉川貝枇杷膏等為企業四大支柱產品,這四大支柱產品伴隨著“潘高壽”跨越一個多世紀,經銷海內外,深受消費者的信任和青睞。


    “潘高壽中醫藥文化”、潘高壽涼茶保密處方和專業術語分別獲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使潘高壽公司成為中國醫藥界唯一擁有“雙國遺”的單位。

    原標題:潘高壽
    上一篇:樂仁堂下一篇:何濟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