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d id="qssos"><nav id="qssos"></nav></dd>
  • <nav id="qssos"><strong id="qssos"></strong></nav>
  • 首頁 > 中醫文化 > 民族醫藥
    分享到:

    德昂族

    簡要

    德昂族,也稱“崩龍族”,是中緬交界地區的山地少數民族,民族語言屬于南亞語系孟高棉語族佤德昂語支,分為“布雷”、“汝買”、“若進”三種方言,沒有本民族的文字,因長期與傣、漢、景頗等民族相處,許多人通傣語、漢語和景頗語。

    德昂族主要居住中華人民共和國與緬甸聯邦共和國交界地區,是一個典型的大分散小聚居的民族,分布范圍非常廣,中國一側在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德宏、保山、臨滄等3個地州9個縣市,緬甸一側在撣邦、克欽邦等地。

    發展史

    德昂族村寨存在民間民族醫藥,她是中國民族醫藥之林中的一朵奇葩,并為本民族的繁衍生總做出了積極的貢獻。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屮央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高度重視民族醫藥工作,民族醫藥事業得到了較快發展。但由于歷史傳承、文化背景、自然環境、經濟狀況、客觀條件以及研究方法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約,德昂族民間的一些特色療法和經驗單方尚未得到系統、及時的傳承與發展。

    民族療法

    德昂族村寨一般都有一兩位懂得草藥知識,平吋愛采集草藥的老人或民間草醫。他們雖然不是專職醫生,但是親朋鄰里生病時常請他們問診,所得報酬有錢、米、菜或草煙,送多送少他們都不計較。草醫技術大多系祖傳,沒有橫向交流,因此水平也有限,僅能抬療頭痛腦熱、跌打損傷之類的小病,對于較大的病癥如鼠疫、傷寒、霍亂、瘧疾等是無能為力的。德昂族草醫對疾病的診斷及民族草藥的加工炮制方法比較簡單,對疾病的診斷是采用觀察和診脈,藥物使用方法主要是煎煮敷涂等。

    養生保健

    德昂族在其居住的特定環境中不但總結了一些治療疾病的方法,還在日常生活中形成了一些有利于健康的生活習慣和保健方法。

    傳說與趣話

    每個民族都有自己族群起源的傳說,德昂族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