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d id="qssos"><nav id="qssos"></nav></dd>
  • <nav id="qssos"><strong id="qssos"></strong></nav>
  • 首頁 > 中醫文化 > 民族醫藥
    分享到:

    滿族

    簡要

    滿族人口總數為1068.2萬人(2000年),在中國55個少數民族中居第二位。滿族有自己的語言、文字,東北地區的“白山黑水”是滿族的故鄉,清順治元年(1644年),清軍入關,逐步統一全國,從此開始了滿族貴族對全國的統治,辛亥革命之后,清廷覆亡。

    滿族人口分布于全國各地,以遼寧、河北、黑龍江、吉林和內蒙古自治區、北京等省、自治區、直轄市為多,其他散居于新疆、甘肅、寧夏、山東、湖北、貴州等省區及西安、成都、廣州、福州等大中城市。

    滿族是個勤勞、勇敢、智慧的民族.也是一個善于博收外來文化并融匯創新的民族。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形成富有民族特色的風俗文化,滿族歲時風俗,多與漢族相近,但又保持著不少滿族特色。

    發展史

    滿族構建的醫藥衛生知識體系,其源頭久遠。與其具有共同族源的女真所建的金朝,承前啟后,構建起本民族與漢族傳統相結合的醫藥衛生知識體系和管理體系。滿族對此統系亦進行了承傳。

    理論體系

    滿族傳統醫藥一向是“醫”、“藥”并重,因癥施“醫”,對癥下“藥”,終極目的是“藥”到病除,“醫”后無患。滿族傳統醫藥又是一種“個體化”醫學,診治時只從患者實際出發,重視個體的特殊性,不像西醫注意從“群體化”的普遍性中,總結、歸納出規律性的方案付諸施治。滿醫用藥時,考慮到致病的多種因素,往往一病多藥,注意綜合治理,標本兼治。這同中醫中藥傳統醫藥方略不謀而合,表明滿族傳統醫藥文化與中醫中藥傳統文化的大智慧是相通的、一致的,并且是其重要組成部分。

    傳統療法

    一是臨床技術,治療方法。包括針灸法、刮疹法、溫泉浴法、藥酒療法、躲避法.、熱敷法、冰敷法、正骨療法等等;

    二是治病的物質手段,即藥物。包括單方、驗方、偏方、秘方等,以及丹、散、膏、丸之類的方劑或成藥。

    針灸概述

    滿族醫藥源遠流長,蘊藏著豐富的內容,除了運用藥物丸散、膏、丹因病施治之外,還有很多常用簡便的治療方法。滿族針灸療法就是在反復實踐的基礎上吸納了中醫針灸學理論和技法逐步形成的許多有效的防治疾病的經驗和方法在醫療實踐中逐漸積累并傳承。

    養生保健

    滿族傳統養生保健是滿族世世代代順應自然并維護生命健康的經驗總結,尤其在清代宮廷中,代表最高醫療、保健、養生水平的宮廷醫學延續和保留了眾多滿族傳統養生保健習俗,學習中醫養生保健理論,借鑒歷代宮廷養生保健經驗,使清代宮廷養生保健具有鮮明的滿族文化習俗和民族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