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d id="qssos"><nav id="qssos"></nav></dd>
  • <nav id="qssos"><strong id="qssos"></strong></nav>
  • 首頁 > 中醫文化 > 民族醫藥
    分享到:

    侗族

    簡要

    侗族(侗語:Gaeml),是中國的一個少數民族,民族語言為侗語,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侗水語支,信仰多神。

    侗族先民在先秦以前的文獻中被稱為“黔首”,一般認為侗族是從古代百越的一支發展而來。侗族主要從事農業,農業以種植水稻為主,種植水稻已有悠久的歷史,兼營林業,農林生產均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侗族地區的萬山叢嶺中夾雜著許多當地稱為“壩子”的盆地。

    侗族主要分布在貴州省的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銅仁地區,湖南省的新晃侗族自治縣、會同縣、通道侗族自治縣、芷江侗族自治縣、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廣西壯族自治區的三江侗族自治縣、龍勝各族自治縣、融水苗族自治縣,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等地。

    發展史

    侗族醫藥由于沒有本民族文字,其歷史、文化、醫藥都靠口傳心授,或以長歌形成代代相傳,有關醫藥的文字記載甚少。

    理論體系

    天、地、氣、水、人五位一體的思想,是侗醫學術思想的核心。侗歌“古悶冬庚系韭梭,得地長庚系冷垠”,“索冷拱暈庚畏病,庚對董梭轉變冷”,意為“天上生人是股氣,地下養人是水和土”,“氣多氣少人遭病,人死斷氣精化水”。侗醫和沖儺認為,天是看不見頂的龐然大物,是股氣,地是有形之物,即土和水;人是氣所生的,由土和水所養。這就是侗家的“天人,’和“地人”之說。在《人類起源》侗歌中的四個“奶奶”以及他們所生的松恩、松桑就是“天人”的代表;,洪水滔天,人煙絕跡;,十二兄妹只好婚配,便是“地人”的化身。人的起源與五位一體的思想,是侗族先民們通過長期觀察,對人的起源與自然界的關系產生的基本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