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d id="qssos"><nav id="qssos"></nav></dd>
  • <nav id="qssos"><strong id="qssos"></strong></nav>
  • 首頁 > 中醫文化 > 中醫名家 > 國醫大師 > 正文

    程莘農

    信息來源:國醫小鎮發布時間:2019/9/18
    摘要:程莘農,1921年8月24日出生,中醫、針灸專家,江蘇省淮安市人。
    程莘農

    程莘農 圖片

    程莘農,1921年8月24日出生,中醫、針灸專家,江蘇省淮安市人。

    從醫經歷

    11歲開始習讀中醫書籍,16歲成為“溫病大家”陸幕韓的徒弟。1954年入江蘇省中醫學校(南京中醫藥大學前身醫學本科進修班學習,畢業后任針灸學科教研組組長。1957年被調到北京中醫學院針灸教研組工作,不久又調入中醫研究院。歷任針灸研究所經絡臨床研究室主任、針灸教學研究室主任、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國際針灸培訓中心副主任,中國針灸學會副會長,世界針灸聯合會副主席等職,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首批醫藥與衛生工程學部院士。

    人物成就

    20世紀50年代,開始中醫針灸的文獻研究工作。20世紀60年代后,研究重點放在了經絡問題上。他在262醫院的協作下,共同完成的“體表循行81例研究”為中國早期經絡研究起到了一些推動作用。改革開放后,程莘農多次主持國家級、部級課題。其中作為主研人進行的“循經感傳和可見經絡現象的研究”獲中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技進步一等獎。在學術觀點上,以《靈》《素》《難經》為主,反對玄學,提倡務實創新,對針刺“三才法”的改進頗有新見。 


    許多學術觀點、方法,諸如針灸理法方穴術辨治理念、六陰經有原論、八脈交會統一論等,并創立了在臨床上所特有的“一竅開百竅法”、“通調四關法”、“八穴鎮痛法”等,在學術上獨樹一幟。在臨床、教學和科研中,重視中醫基礎理論對針灸臨床的指導作用,尤其是經絡歸經辨證,依據經脈循行,將病候歸經辨證,據證立補瀉、溫清、升降六法,依法定君臣佐使、大小緩急奇偶復,確立了“緣理辨證、據證立法、依法定方、明性配穴、循章施術”的針灸臨床辨證論治體系。作為主研人進行的“循經感傳和可見經絡現象的研究”曾獲中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技進步一等獎,主持的“十四經穴點穴法”獲衛生部科技一等獎,參與的“經絡的研究”獲北京市科學技術獎二等獎。

    著書論作

    代表論著:《難經概述》、《難經語釋》、《中國針灸學概要》、《針灸精義》、《簡明針灸學》(主編)、《中國針灸學》(主編)等。 


    發表了《八會穴的理論基礎與臨床運用》、《有關“五腧”的幾個問題》等論文。

    原標題:程莘農
    上一篇:班秀文下一篇:強巴赤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