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d id="qssos"><nav id="qssos"></nav></dd>
  • <nav id="qssos"><strong id="qssos"></strong></nav>
  • 首頁 > 中華藥典頻道 > 中藥材庫 > 正文
    當歸尾(中藥材)
    收藏
    0
    本詞條由國醫小鎮網整理并發布提供內容,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當歸尾為傘形科植物當歸Angelica sinensis (Oliv.) Diels的干燥根。秋末采挖,除去須根和泥沙,干燥。主產于甘肅、云南等地。

    • 中藥名稱當歸尾

    • 中藥學名(拉丁名)ANGELICAE SINENSIS RADIX

    • 別 名當歸須

    • 所屬功效類解表藥

    • 傘形科

    • 分布區域主產于甘肅、云南等地。

    來源

    本品為傘形科植物當歸Angelica sinensis (Oliv.) Diels的干燥支根。(《廣東省中藥材標準(2011年版)》)

    分布產地

    主產于甘肅、云南等地。

    入藥部位

    根及根莖

    采收加工

    秋末采挖,除去須根和泥沙,干燥。(《廣東省中藥材標準(2011年版)》)

    藥材性狀

    本品略呈圓柱形或長條形,上粗下細,多數扭曲;有少數須根痕,長3-25cm,直徑0.3-1cm。表面黃棕色至棕褐色;較粗糙,皺縮,具縱向紋理。質柔韌,斷面黃白色或淡黃棕色,皮部厚,有裂隙及多數棕色點狀分泌腔,木部色較淡,形成層環黃棕色。氣香而濃,味甘、辛、微苦。(《廣東省中藥材標準(2011年版)》)

    性味歸經

    甘、辛,溫。歸肝、心、脾經。(《廣東省中藥材標準(2011年版)》)

    藥材功效

    破血逐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廣東省中藥材標準(2011年版)》)

    藥材主治

    用于月經不調,經閉痛經,產后惡血上沖,虛寒腹痛,風濕痹痛,跌撲損傷,癰疽瘡瘍,腸燥便秘。(《廣東省中藥材標準(2011年版)》)

    用法用量

    6-12g。(《廣東省中藥材標準(2011年版)》)

    貯藏保存

    置陰涼干燥處,防潮,防蛀。(《廣東省中藥材標準(2011年版)》)

    中藥炮制

    除去雜質,洗凈,潤透,切薄片,曬干或低溫干燥。(《廣東省中藥材標準(2011年版)》)

    道地性

    非道地

    原標題:當歸尾
    詞條標簽:當歸

    • 來源來源
    • 分布產地分布產地
    • 入藥部位入藥部位
    • 采收加工采收加工
    • 藥材性狀藥材性狀
    • 性味歸經性味歸經
    • 藥材功效藥材功效
    • 藥材主治藥材主治
    •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 貯藏保存貯藏保存
    • 中藥炮制中藥炮制
    • 道地性道地性